
不負韶光 綻放芳華 ——記2017年度先進個人馬曉瑾
馬曉瑾,27歲,2015年6月畢業于河海大學,碩士研究生學歷,中共黨員。同年加入公司,現于戰略管理部從事規劃發展工作。先后參與了集團國際業務“十三五”規劃編寫宣貫、集團國際化經營自評價等工作。因工作業績突出,被公司評為“2017年度先進個人”。
翻開馬曉瑾的履歷,總讓人覺得這個小姑娘一路走來都很順利。2008年,考入河海大學;2012年,保送本校研究生,在校獲得國家獎學金;2015年,畢業來到北京,加入中國電建。仿佛一切都是水到渠成,然而卻少有人關注到她背后的努力和付出。在校期間,馬曉瑾總是去圖書館最早的那一個,她喜歡坐在面對墻壁的位置,心無旁騖地刻苦學習,最終以專業第一保送本校研究生。找工作對于馬曉瑾來說,是一段漫長而充滿挑戰的日子。她相信多一點點的付出就有多一點點的幸運,未知的前途讓她不敢松懈,唯有不斷努力,最終成功加入了中國電建。
享受充實的感覺
初入職場時的工作狀態還歷歷在目,有職場新人的興奮,有躍躍欲試的沖勁兒,還有對新環境的緊張感。就這樣馬曉瑾帶著“離開河海,便是江湖”的豪氣,自信滿滿地在工作崗位上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。
剛入職時,由于部門人手緊張,馬曉瑾同時參與戰略部和總經部兩個部門的工作,負責品牌宣傳、戰略管理和文書工作。這三類工作差異性很大,有的需要創意和靈動的思路,而有的則更看重耐心和細致的工作態度。大量的工作紛杳而至,有時會顧此失彼,作為職場新人的馬曉瑾一時間壓力倍增。經過快速的自我調整,她仔細分析每項工作的特點并進行分類,匹配不同的關注度,讓各項工作在交替中平穩開展,有條不紊。最終收獲了領導與同事的認可,入職第一年榮獲“青年成才獎”。
如今,馬曉瑾在戰略管理部主要負責綜合性的文字工作。僅過去的一年,她起草的各類報告多達30余篇,從總結報告到工作規劃,從專項任務匯報到整體情況介紹,內容涉及方方面面。回顧工作時有諸多不易和體悟,有為精確用詞絞盡腦汁的“痛苦”,有翻遍新聞只為尋找一個典型的“焦心”,有為數萬字報告反復校核的“乏味”。這些“痛苦”、“焦心”和“乏味”,最終化為馬曉瑾成長路上的一塊塊基石,支持她繼續前進。
她有一個個小目標
高樓大廈不可一夜之間拔地起,遠方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扎實前進。無論是工作中,還是生活中,馬曉瑾總會給自己設定一個個的小目標敦促自己前進。
每個階段馬曉瑾都不會忘記主動學習的重要性。她會針對工作內容的變化主動找相關專業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,翻開每本書都有不少折痕,能找到她在重點段落的留痕以及思考時留下的批注。從品牌三部曲到戰略管理,從母子公司結構研究到財務管理,每本書像是一個又一個的里程碑,照亮她前行的道路。
努力做一個“靠譜”的人
金牛座的馬曉瑾常常以“辦事務實”要求自己,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“靠譜”的人。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,讓她覺得心里踏實。“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”這是馬曉瑾的座右銘。出自《荀子·勸學》中的這句話,大概很多人兒時就已經耳熟能詳,而她隨著年齡的增加,對這句話的體悟越發深刻。
馬曉瑾認為守時是靠譜之人最基本的品質。守時,代表了對約定的重視,對時間的珍視,她習慣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按照時間表安排得井井有條,不會白白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。轉眼已工作快三年,馬曉瑾幾乎每天八點以前來到公司,早到一些捋捋手頭的任務,準備投入一天的工作。
馬曉瑾短短三年的工作時間遠不及公司前輩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,如何不忘初心,繼續前進,也需要時間的檢驗。每當她發現前輩們深夜在報告中留下的批注,看到他們對極致的執著追求,對工作依然充滿激情,這些都深深激勵著她。
未來還很長,也許路途并不順坦,需要風雨兼程,馬曉瑾堅信,只有秉承初心,不問西東,一步一個腳印,才能行健致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