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專業靠譜的年輕人——記先進個人司揚
司揚,31歲,武漢大學水利工程碩士,長沙理工大學文學、管理學雙學士,經濟師,自2008年加入公司起已連續常駐泰國、菲律賓工作8年,現任亞太區域總部菲律賓國別代表。因業績突出,被公司評為“2016年度先進個人”。
勤思苦干打造多面手
2009年,司揚第一次外派,踏上了“微笑佛國”泰國的土地,未曾料想一扎就是七年。在這泰國最為動蕩不安的七年里,他用堅守見證了2009黃衫軍推翻他信政府、2010紅衫軍火燒世貿中心、2011年水淹曼谷、2012年英拉奪回政權、2014年巴育軍事政變、2016年泰皇更替等重大危機和歷史時刻;從水電項目翻譯、軌道交通投標主管、代表處行政財務主管、市場部主管、項目副經理、泰國子公司副總經理、泰國子公司總經理一路成長,寶劍鋒自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。七年來,司揚勤思苦干,主動輪崗不斷接受新的挑戰,在一線沖鋒陷陣反復錘煉,逐漸成長為一個業務能力突出、工作思路清晰、善于應對復雜局面的多面手。
另辟蹊徑新瓶裝老酒
作為東盟地區重要國家,泰國是中國各層級建筑承包商的傳統市場,但限于其“準高端純市場化運作”的特性,競標類項目價格極低,“兩優”貸款融資優勢無法發揮,因此中資承包商多年來不僅規模難以做大,管理不善就面臨虧損。
在開創并全程經歷了曼谷輕軌藍色線項目后,司揚清晰地認識到“資質合作始終是為別人做嫁衣,不可持續”,隨即又陷入深深的思考中:“那么公司在泰國未來的空間和出路又在何方?”在其他中資企業還都在苦苦推動融資項目時,司揚經過深入細致的市場分析,眼光獨到地捕捉到了現匯競標項目的商機,即“一帶一路”中國制造業走出去對于工業園區和廠房建設的需求,他隨即組織團隊整合資源開始摸著石頭過河。
眾所周知,中國制造業“走出去”才剛剛起步,海外投資生產基地對于大多數企業都是第一次,“只許成功,不許失敗”,其謹慎程度可想而知。加之民營企業決策一般都是老板“一言堂”,他們不是行業領軍人物就是資本大鱷,個個氣場十足經驗老道,對于一個年輕的經理人來說,見他們一面都很難,更何況一對一把他們“搞定”?為了“攬瓷器活”,司揚帶領履約團隊迅速打造核心競爭力,即“中國的速度、本土的價格”這一把“金鋼鉆”,再通過事先充分換位思考和多次模擬,談判前盡可能得摸清并理解大佬們對于項目的戰略定位和需求,將核心競爭力用差異化的表現形式滿足大佬們不同的需要,贏得他們信任后,再通過專業的履約兌現每一個承諾,用專業的服務形成靠譜的口碑。兩年來,司揚陸續“對話”了王柏興、高紀凡、張光春、王霞、林建華等光伏、橡膠行業響當當的大BOSS,成功簽約實施中利騰暉、天合光能、延長橡膠、正泰光伏、騰暉屋頂電站、華誼(泰國)、上汽正大、福斯特光伏工廠等8個項目,總金額約9000萬美元,創造了近90%的中標率(9投8中),確立了該版塊以承接光伏、橡膠、汽車行業為主,土建、機電業績和施工能力全覆蓋的經營模式和質量效益型項目群。
為扎扎實實兌現對業主的承諾,司揚直接深入一線,兼任天合光能、華誼(泰國)兩個重大項目的商務經理,在多個項目同時履約的情況下,帶出了一支年輕有戰斗力的項目管理團隊,零事故保質保量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務,天合光能項目榮獲業主頒發的“特別貢獻獎”,獎杯與口碑雙豐收。
砥礪前行踏上新征程
2017年初,司揚受命調任菲律賓市場擔任國別代表。如今正逢中菲兩國關系迅速轉暖,多年不遇的市場機會突然來臨,各大中資企業也蜂擁而至,機遇與挑戰并存,局面相當復雜。面對新的挑戰,司揚勇于擔當,已迅速調整好狀態投入到新的工作環境中,期待與菲律賓團隊一起為電建國際事業再立新功。飛鵬正舉,行者無疆,讓我們拭目以待吧!